房企融資規模迎來兩個積極信號,新房成交止跌二手漲了
來源:界面新聞 日期:2023-11-08
房企融資環境的修復似乎比市場要慢一些。
10月,房企融資表現有一個壞消息,但同時也迎來了兩個積極的信號。
壞消息是,房企融資規模還在持續下降。10月,CRIC監測的80家典型房企融資規模大幅減少,并創下2020年以來單月新低。
還有兩個重要的積極信號。
一個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定調: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這意味著房企融資迎來新一輪政策支持,民企也將從中受益。
另一個是,消費類基礎設施公募REITS正式落地,參與商業地產領域的房企迎來利好。
二手成交2774套 低于指導價房源 相比今年初翻倍
10月依舊是二手房扛起了深圳樓市的大半邊天。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測顯示,10月深圳過戶成交2774套住宅,環比上漲16%,接近今年5月份水平,但距離3月小陽春還有較大差距。
不過,樂有家研究中心指出,與一手相似,二手房交易流程長,過戶數據滯后性更大,因此10月的過戶數據更多是三季度成交單的體現,也驗證了此前二手樓市在新政刺激下的好轉。
而另一組來自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的數據則更能真實地反映深圳二手樓市現狀。數據顯示,10月,深圳二手房(包括非住宅)網簽錄得量為3717套,環比上漲16%,維持了“三連漲”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房價還在持續下跌。據樂有家監測,10月,深圳成交價環比下跌2%。
“市場議價空間加大,業主讓利更加明顯。”樂有家發現,10月截至26日,樂有家門店成交的二手房源里,已經有超七成是低于指導價售出的。這一占比與9月相比大幅度提升了10個點,與今年1月比更是近乎翻倍地增長。
TOP10房企平均融資規模最大
從企業梯隊來看,2023年1-10月TOP10房企的平均融資額為80.42億元,平均融資規模在所有梯隊中最大。
從企業表現來看,10月融資總量最大的企業是華發股份。其通過一次增發配股獲得的融資總量為50.42億元。
TOP31-50梯隊房企平均融資規模最少,僅為17.03億元。
TOP51+的房企融資規模同比降幅最小,同比減少17%,是降幅最小的一個梯隊,相較而言,TOP10房企平均融資額降幅最大,同比減少接近六成。
從融資成本來看,TOP10梯隊的房企融資成本仍然最低,為2.95%,較2022年全年下降0.18個百分點,比融資成本最高的TOP11-30的房企還要低1.14個百分點;不過TOP51+房企的融資成本較2022年全年下降1.87個百分點,降幅最大。
房企融資迎來兩大積極信號
盡管房企融資規模仍處于低谷期,但好在消息層面上仍有一些積極信號。
首先積極信號來自于政策端,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強調: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基于此,白名單外的房企也迎來一定的利好,尤其是民營房企,但最終也要看政策落地效果。
另外,一個已落地的積極信號是,公募REITS擴張至商業地產,且消費類基礎設施公募REITS已正式落地。
10月13日,滬深交易所同意5家險資試點開展ABS及REITS業務。
10月20日證監會正式宣布公募REITS試點拓展至消費基礎設施,推進符合條件的消費基礎設施項目發行公募REITS。僅6天之后華潤、萬科、金茂及物美集團就在10月26日進行了申報工作,并已獲交易所受理。
這也意味著,商業運營規模較大、擁有優質資產較多的企業更有可能發行消費類基礎設施公募REITS,能夠參與公募REITS,市場的房企也會越來越多。
今年以來的房地產行業融資面仍處于低谷,在房地產行業風險未完全出清、市場信心未完全恢復,多數民營房企融資難的問題并未改善。
此外,房企仍然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且明年上半年房企債務到期規模仍然比較集中,2024年一二季度到期規模均在1500億以上。
好在,房企融資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
但政策端利好還要看落地情況,而消費類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正式落地,僅利好參與商業地產領域的房企融資。
房企融資環境仍需要較長時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