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在线视频播放2022-亚洲黄色天堂-护士好紧好爽再搔一点浪一点-羞羞网站在线观看|www.whsgjg.com

家庭財富變動新趨勢:計劃購房比例下降,金融投資最看重產品風險

來源: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2-11-30/doc-imqqsmrp8059292.shtml 日期:2022-11-30

貸款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了《疫情下中國家庭的財富變動趨勢(2022-Q3)——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財富和收入繼續增加,但增速顯著回落,家庭財富和收入指數分別為100.6和100.1,較上季度有所下降;財富預期指數和收入預期指數較之前增速顯著回落,分別為101.3和102.1,表明家庭對下季度的家庭財富預期和收入預期偏向保守。

《報告》顯示,有計劃購房意愿的家庭比例在下降,“有計劃購買”的比重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8.9%下降到本季度的7.0%,“還在觀望”的比重也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20.7%下降到本季度的20.1%,這表明了較多家庭受之前收入狀況與經濟形勢影響導致信心不足。

《報告》還利用專題形式分析了投資者財富管理機構選擇與投資決策的情況,結果顯示,選擇銀行作為其財富管理機構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互聯網理財平臺和基金公司,券商機構緊隨其后;投資決策前傾向于自主研究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得到相關專業機構理財師建議,而傾向于從媒體大V處得到建議的比重最小。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對未來一年的經濟發展預期指數為108.1,大于100表示對未來預期樂觀,但與上季度的125.5相比,有較大差距。“經濟發展預期指數降幅明顯,說明家庭預期經濟發展向好發展,但增速回落,要繼續提振家庭對經濟的信心。”《報告》建議。

有計劃購房意愿家庭比例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財富指數與家庭收入指數分別為100.6和100.1,接近榮枯線100,說明三季度家庭財富和收入水平與上季度持平。但與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的財富和收入增速回落。具體來看,家庭財富指數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103.8下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00.6,家庭收入指數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102.3下降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100.1。

工作穩定性指數為99.8,略低于榮枯線100,與上季度指數相同,說明工作穩定性略微下降。總體來看,財富和收入增幅回落,與上季度持平,工作穩定性略微下降。

對于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有計劃購房意愿的家庭比例在下降:

按金融資產分組可以看出,各組家庭購房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金融資產在100萬以上的家庭購房意愿下降較為明顯,但就各組相較而言,高資產組家庭的計劃購房比例仍是最高的,在2022年第三季度為13.9%。

按城市分組,可以看出各線城市家庭的計劃購房比例均有明顯的下降。自2022年開始,二線城市家庭的購房意愿相對最低,但在第三季度一線城市家庭的購房意愿反超二線城市家庭的購房意愿成為最低,為5.9%。而其余各線城市家庭的購房意愿相較于第二季度均有明顯的下降。

按房屋套數分組,可以看出有房與無房家庭的計劃購房意向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三套及以上房家庭的計劃購房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從第二季度的14.8%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2.5%,1套和2套房家庭的計劃購房比例分別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7.8%和9.2%下降至5.4%和7.7%。無房家庭的計劃購房比例從第二季度的7.2%下降至第三季度的5.9%。

投資決策前最看重金融產品風險級別

《報告》還以專題形式分析了投資者的財富管理機構選擇與投資決策。

從投資者選擇財富管理機構的總體情況來看,選擇銀行作為其財富管理機構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互聯網理財平臺和基金公司,券商機構緊隨其后,其比重分別為70.2%、24.4%、22.0%和14.7%。從收入分組看,不同收入群體選擇銀行的比重均最高,其次是互聯網理財、基金和券商,最后是第三方財富公司和信托。數據還表明,高收入群體的財富管理機構選擇更為豐富,而低門檻準入的互聯網理財機構普惠了中低收入群體,豐富了其投資渠道。

投資者的決策參考來自哪里?《報告》顯示,傾向于自主研究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得到相關專業機構理財師建議,而傾向于從媒體大V處得到建議的比重最小,占比分別為34.9%、33.0%和4.9%,這表明了大部分投資者在決策前更傾向于自主研究和咨詢專業機構。不同收入群體均更傾向于自主研究和咨詢專業機構,并且收入越高的群體越傾向于自主研究,側面表明高收入群體的自身投資理財知識和經驗更為豐富。

《報告》還顯示,投資者在決策前最看重的因素是金融產品的風險級別,潛在收益率次之,流動性最低。關注風險級別的占比最高,為46.3%,潛在收益率次之,為21.3%,最后是流動性,為6.4%。“反映在目前經濟下行以及疫情等各種外部沖擊下,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意愿處于較低水平,投資較為保守。而高收入群體更為綜合地考慮投資的風險級別、潛在收益率及與現有資產配置的相關性。”《報告》分析稱。

在購買金融產品后可獲得的各類服務中,投資者更為看重“后續市場風險提示”和“及時表現與分析”,比重分別為30.4%和23.5%,而看重“宏觀市場分析與后市機遇”和“金融知識科普”的相對較低,比重分別為13.0%和11.6%。“數據表明,在目前經濟投資形勢下,如何規避風險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問題。”《報告》稱。


上一篇:深交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探索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新路徑